近年来,杭州余杭深入践行人民城市理念,把“人”作为一切城市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,坚持以服务凝聚人、以活力吸引人、以价值成就人,积极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人民幸福美好家园。如今,“美好”二字对生活在余杭的居民来说,是来自“家”的温度——
“美好家园咋建设?不是喊口号、刷白墙,是把咱街坊邻居的‘心头事’、‘麻烦事’,一件件捋顺、办好!”日前,在杭州余杭区施家湾社区党群服务中心,社区党委书记杨佳飞站在“我为美好家园代言”的鲜红背景板前,语气亲切而坚定,台下十几位老住户,听着频频点头。
作为居民身边人,杨佳飞唠的是家常事,说的是暖心话,“好比咱眼前这旧保笼改造,拆,是为了家园更靓;可那份挂了几十年腊肉的老味道、老记忆,也不能随便做割舍。”这句话,像把小锤子,轻轻敲在张阿姨的心里最柔软的地方。
这份温度,具体而切身,在距离群众最近、最能产生体感的细微处,汇聚激荡起更多的情感、智慧、力量。
黏合度
民心工程中,关注最多、呼声最高的无疑是旧改。对于张阿姨来说,家阳台那个挂满油渍、锈迹斑斑的老保笼,既是影响着生活的问题,也是承载着过去的回忆,直接拆掉,多少有点不舍。“以后腊肉香肠往哪晾?老物件往哪塞?”一个个“小诉求”成了卡在旧改推进路上的“小石子”。
社区了解到居民们的心思,闻风而动,在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一角开辟腾挪出“暖心储物柜”,物业则选择在光照最好的地方,拉起“共享晾晒绳”,解决了老居民们的现实需要。
更戳中张阿姨心窝的,是几个年轻党员把她家抽屉底压得泛黄卷边的老奖状、老照片,一张张小心扫描、修复,存进了平板电脑,做了本会“说话”的电子相册!“没想到咱这‘鸡毛蒜皮’,社区都当成了心头大事来办!”张阿姨瞬间就笑开了,眼睛很亮,还主动当起“改造代言人”,挨家挨户做工作。在她的带动下,另外11户邻居也都同意签约拆除。
看似琐碎的心结,其实是打开群众心门的钥匙。放诸一线治理,能办成事,就在于以润物细无声的贴心服务回应群众所盼,这正是余杭唱响美好家园最生动的注脚——把人心“黏”住了,幸福底色才更足!
聚活力
面对高集聚产业、高密度企业、高流变群体的新需求,余杭不断延伸美好家园服务半径,打造了一种全新的社区形态——科创产业社区,服务对象从社区居民变成了企业和员工,为他们解决生活和服务上的问题。
五常街道未来星宸产业社区位于杭州未来科技城核心区域,集聚互联网、智慧健康、低空经济等新兴企业,服务产业人口近万人。“我们不仅有党委班子,还有由企业法人选举产生的治理委员会。”产业社区党委书记张燕茹说道。她上任后,社区“两委”班子也搭建起来,所有的工作都围着企业和员工转。
社区要做好服务,首先得让企业熟悉社区,“星小宸”全科服务队就是社区头牌“代言人”。“我们线上梳理产业链‘图谱’,线下摸排企业‘痛点’,以党建为纽带,把园区内资源聚合起来。”服务队队长小叶说道。如今,社区已经形成6大类25项服务清单,精准回应企业诉求,塑造更加高效、便捷、贴心的营商环境。
“有事找社区!”也成了园区企业员工的口头禅。在社区的牵线搭桥下,园区内做硬件的“新腔科技”和搞软件的“卷湃科技”成功联姻,双方的订单量噌噌往上涨。“星小宸”队员心里满是骄傲,“我们就是企业的‘最强外援’。”
企业有发展逻辑,社区有运行规律。融合得越好、默契值越高,活力也就越强。
杭州市余杭区城区俯瞰图
价值感
青年因城市而聚,城市因青年而兴。城市与青年之间稳定的链接,离不开有价值的参与。在余杭,以“趣缘社交”凝聚青年力量已经成为共识。仓前街道向往社区青年设计师小薛,就有着独属于他自己的故事。
“我们希望社区里的年轻人利用业余时间,自己动手,在自己的家园里发光发热!”向往社区书记李娜在主理人招聘现场如是说。今年初,社区公开招募“向往主理人”,专门吸纳有经历、有特长、有热情的青年居民加入团队,旨在搭建起跨行业、跨领域青年深度参与社区治理与发展的实践平台。
堆满杂物、墙皮剥落的破败角落,却是小薛眼里的“画板”。倾注心血后,灰头土脸的空间摇身一变,成了潮范儿十足的“向芽儿”驿站。
白天飘着咖啡香,晚上回荡着青年们的欢声笑语。“从社区建设的旁观者变身生活场景的设计师,这过程带给我的成就感不亚于拿下一个重要项目!”小薛笑着说。
在基层治理的硬仗面前,这群“主理人”们更显身手。美瑭广场油烟扰民“硬骨头”,各方争执好久。社区党组织搭起“街事荟”治理圆桌,这帮年轻人点子多、思路清,马上就展开动作,提出使用高效净化设备、面对面劝和商户居民、推荐油烟数据监控屏……几套组合拳精准发力,社区、商户、居民拧成一股绳,“围墙内”的党组织和“围墙外”的治理力量双向流动,让最具烟火气的地带变为最美好的家园。
“美好是目的,家园是基础,党组织要做的,就是以‘看得见、摸得着、可触及’的方式,把党建成色体现在群众笑脸上,让新中心的每个人都出彩、人人都有归属。”余杭区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说道。(张毓晨 胡宇星)